“十一”假期,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桃花島一場萌寵運動會吸引了各地“毛孩子”參與跨欄、鉆圈等體育活動以及萌寵作畫等新奇體驗,“家長”和“毛孩子”在親近自然中愉悅身心。借著“金雞湖一生一世”系列活動的東風,桃花島成為“人寵共生”的新去處。
在陽澄湖半島,一片3萬平方米的大草坪是萌寵的天堂。帶著“毛孩子”到這里“撒野”,成為養寵人士“黃金周”度假的新選擇。張家港市民居鯉特地來此“遛娃”,自己則在omitofee咖啡店點上一杯飲料,閑坐天幕下,“這里綠化多,環境好,我家薩摩耶很喜歡。”他說。
陽光午后,陽澄數谷南岸新地的戶外草坪上,品種各異的狗狗嬉戲打鬧。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工作的趙博正逗著兩歲半的可卡布犬玩耍,眼神中滿是寵溺。“我特意選擇住在這里,是因為看中這個寵物友好社區。”為了給愛犬更好的生活環境,他每天寧愿坐半小時地鐵通勤。
不管是節假日還是平時,這樣的場景在蘇州工業園區越來越常見。從寵物主題文旅商業,到智能寵物家具,再到寵物疫苗生產線,一條完整的寵物經濟產業鏈正快速成形。在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上,萌寵不僅是年輕人的情感寄托,更催生出一個充滿活力的新興產業。
“寵物一輩子就你一個主人,它全心全意喜歡你。”趙博道出了許多養寵青年的心聲。在南岸新地,像他這樣“為寵遷居”的年輕人不在少數。數據顯示,作為蘇州范圍內為數不多的寵物友好型人才公寓,南岸新地人才公寓內的養寵比例已經高達30%。
情感需求催生產業機遇
“現在年輕人面臨的工作壓力大,寵物成了他們重要的情感寄托。”園區寵哆哆寵物醫院負責人何亮透露,該院客戶中超八成是18歲至35歲的年輕人,他們把寵物視為家庭成員,這種情感連接催生了巨大的市場需求。
“寵物不僅帶來陪伴,還是連接年輕人的社交媒介。”在南岸新地招商經理王勰看來,通過寵物建立的“圈層”,重構了年輕人的社交模式。像南岸新地,作為園區首個寵物友好產業創新社區,集聚了克斯寶德、喜悅家等眾多寵物經濟相關品牌和企業,常態化舉辦寵物主題藝術展、行業交流、寵物賽事、主題市集等豐富活動,營造年輕、潮流的社交場景。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園區寵物相關企業超200家,年產值超20億元。寵物經濟逐漸起勢,這在權威報告中得到印證。據全國伴侶動物(寵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指導出刊的《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統計,2024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從寵主年齡分布來看,“90后”仍是主力軍,“00后”占比大幅上升,且學歷呈升高趨勢;七成寵主的養寵原因是自己或家人喜歡寵物,其次是為了增加生活樂趣、調節情緒;“家人”是寵主賦予寵物的首要角色。
寵物經濟的蓬勃發展契合了園區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的方向。今年春季,園區舉辦首屆蘇州寵物時尚周,現場超50款寵物品牌與寵物服務集中亮相,萌寵、時尚、科技、藝術與文旅融合,吸引了約1500個寵物家庭參與,寵物時尚周成為年輕人的新玩法。“我們正順應這種年輕化的潮流趨勢,積極引導推動寵物友好型社區建設,打造越來越多的‘寵愛有+’新模式、新場景,為年輕人創造更好的人寵共生環境。”園區經發委副主任周慷說。
產業鏈延伸至全生命周期
在跨境電商企業——蘇州創健嘉家居科技有限公司展廳內,一組看似普通的家具卻暗藏玄機。企業聯合創始人楊路演示著智能寵物家具的功能:“儲物柜下層是隱蔽式貓砂盆,側面藏著寵物食盆,頂部還可以擺放綠植。我們看中了寵物經濟的巨大潛力,所以幾年前就從辦公家具轉型做寵物家具。”
寵物醫藥、醫療賽道同樣展現出強勁勢頭。生物醫藥是蘇州工業園區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而動物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其重要分支,發展潛力搶眼。隨著碩騰生物和天康制藥這兩家國內外優質大型獸用生物制品生產企業落戶,園區的動物生物醫藥產業集聚效應漸顯。據統計,園區現有碩騰、天康、英科新創等5家獸用生物制品生產企業,華潤愛生等6家獸藥經營企業,30家動物診療機構,17個備案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已初步形成從研發、生產到經營、服務的產業生態圈,動物生物醫藥產業體量位居蘇州前列。
寵物醫療行業也正迎來黃金發展期。“養寵數量的增加大大促進了行業發展。”何亮分析,除了傳統的寵物診療,預防醫學理念正在普及,年度體檢、專科診療等新需求快速增長。同時,產業鏈上還衍生出了寵物酒店、寵物學校、寵物婚配、寵物保險、寵物善終等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越來越長,行業也越來越細分。
為了推動產業規范發展,園區經發委一方面做好省級賦權管理事項,聚焦企業GMP、GSP驗收、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備案等實際需求,提供動物生物醫藥一站式服務;另一方面提升行業監管效能,依托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綜合服務中心等平臺,為企業提供全鏈條服務,及時響應企業需求,解決企業后顧之憂,護航寵物經濟長效發展。
新場景構建產業新生態
寵物經濟與文旅產業正深度融合。
風景宜人的陽澄湖半島旅游度假區正打造集寵物友好酒店、寵物主題餐廳、寵物游樂場于一體的寵物文旅消費集聚區。而首屆蘇州寵物時尚周“小試牛刀”,2天吸引了約1500只寵物到場,效果令人滿意。“這樣的新場景大大帶動了文旅消費。”活動策劃負責人史慶超說。
“發展寵物經濟要注重產業融合,打造更多創新業態。”史慶超介紹,未來半島還將引入寵物賽事、寵物培訓等業態,讓寵物經濟成為文旅消費新的增長點。
南岸新地的社區實踐同樣引人注目。商業廣場上,柯基犬造型的IP裝置成為網紅打卡點;寵物主題奶茶店里,特制的寵物飲品備受青睞;2000平方米的寵物樂園內,專業的訓練玩樂設施一應俱全。更值得關注的是,806套人才公寓均預留了寵物活動空間,充分考慮了年輕養寵群體的需求。
“我們要打造的不是簡單的產業集聚區,而是人寵和諧共生的未來社區范本。”王勰說,從寵物友好設施到寵物主題商業,從社群活動到社區公約,南岸新地正構建一個完整的人寵共生生態系統。
這種創新探索還惠及小眾業態。在爪巴爬寵店內,玉米蛇在精心布置的生態缸內悠然游動。主理人田曉說,雖然異寵比較小眾,但在園區開放包容的氛圍中,客戶群體接受度越來越高。“來買玉米蛇的女生占多數,還有母女一起來選購的,每人一條。”
從南岸新地的社區實驗,到全區范圍的產業布局;從年輕人的情感需求,到新產業的市場藍海,園區的寵物經濟發展正在步入快車道。
與此同時,產業發展生態正在優化。“寵物經濟的本質是‘情感經濟’,更是未來經濟。”園區經濟發展促進中心獸藥獸醫科科長沈洪良介紹,寵物經濟正成為拉動消費增長、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發展潛力持續釋放,寵物產業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相信未來園區將從產業集聚、創新研發、人才培養、業態布局等多個維度持續發力,支持寵物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蘇報駐園區記者 陳燕
《蘇州日報》2025年10月11日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