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創新聯合體是推動創新鏈深度融合、突破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提升企業及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機制,既深度契合現階段技術創新“跨產業、多領域交叉”的特征,更能顯著提升重大研究成果產出效率與創新技術商業化轉化效能。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任務為牽引,引導建設了一批“利益融合、要素融通、能力融匯”的創新聯合體,為突破重點產業發展瓶頸提供有力支撐。
蘇州納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納微科技”)是一家專門從事高精度、高性能和高質量微球材料研發和生產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23年,該企業牽頭成立先進微球材料開發及應用創新聯合體(下稱“先進微球材料創新聯合體”),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力量,組團攻關納米微球行業關鍵領域“卡脖子”難題,構筑納米技術應用發展生態,推動產業鏈深度融合。
組團串起產業鏈上下游
“微球看著和面粉沒兩樣,身價卻比黃金還高?!碧K州納微科技董事長江必旺口中的微球,是一類在納米尺度下呈圓球形的材料統稱。1克微球的表面積堪比一個足球場,極強的吸附能力使其成為生物制藥領域的“剛需品”?!霸卺t藥行業,無論疫苗、抗體、胰島素還是抗生素等很多生物醫藥有效成分的分離提取純化都離不開微球,微球的性能決定藥品的質量和純度,沒有微球,生物醫藥產品生產不出來。”
當前,我國納米微球領域仍存在一定短板。一方面,高性能微球材料制備與應用等關鍵技術仍存“卡脖子”難題;另一方面,納米產業鏈長,涉及生物、材料、化學等多個領域,如何“串珠成鏈”成為產業加速突破的關鍵。
納微科技早已洞察這一痛點,2023年,該企業聯合蘇州賽譜儀器有限公司(下稱“賽譜儀器”)、南京賽諾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等8家科研院所和相關企業,共同組建先進微球材料創新聯合體,整合上下游力量組成微球材料研發、應用、測試、評價技術攻關團隊,專攻生物醫藥、體外診斷等領域微球材料共性“卡脖子”技術。
在聯合體內,成員之間并非簡單的物理集聚,而是以系統攻克“材料—設備—工藝”一體化匹配中的關鍵難題為牽引,通過統一的技術路線規劃、資源整合與成果轉化路徑設計,開展產業鏈上下游的深度協同。同時,聯合體內成員可借助聯合創新形成的差異化技術方案,進一步開拓新興市場、深化核心客戶合作。
“成員單位研發人員定期開展技術交流、共享實驗設備,打破傳統的‘企業出題,研發機構答題’的產學研合作模式,變成‘共同出題,共同解答’,實現真正的聯合、融合、創新?!奔{微科技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說。
聯合體的成立離不開園區這塊“沃土”。納微科技所處的蘇州納米城,是園區發展納米技術應用產業的主陣地,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納米技術應用產業綜合社區之一,已形成了上游設備與原材料,到中游制備、工藝、檢驗檢測,再到下游應用的全產業鏈,主要產品覆蓋氮化鎵、微球、磁珠、診斷試劑等門類。
“在納米城,既有做納米材料、設備的企業,也有做下游應用的企業。這些企業各有長板,聯合在一起,就是分離純化的整套工藝鏈條,這正對應著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的關鍵‘卡脖子’環節。聯合之后,企業有了更多人才和技術支持,研發成本大幅降低。”江必旺說。
技術協同打通關鍵環節
寡核苷酸藥物(又稱“小核酸藥物”)是繼抗體藥物后的第三代創新藥物,憑借高特異性、長藥效等優勢,為精準治療提供新路徑。但該類藥物的合成,受核酸單體品質、固相合成載體、試劑質量、工藝參數、合成環境以及設備精度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產業化難度較高。
對此,納微科技依托創新聯合體,打造覆蓋寡核苷酸“合成—純化”全鏈條解決方案,可滿足藥物從研發到生產的全周期需求。其中,賽譜儀器研發的寡核苷酸合成儀采用高精度柱塞泵驅動,能精確控制反應速度和接觸時間,合成范圍覆蓋50μmol~9mmol,適配多種寡核苷酸合成場景。納微科技則基于多年微球研發及制造技術積累,開發出聚合物基架寡核苷酸固相合成載體,以孔結構均一、載量高的特點,提升粗產品合成效率與純度。針對下游純化需求,賽譜儀器同步開發層析純化系統,可快速完成生物樣品純化,滿足實驗室研發與中試生產需求。
這種技術協同正是先進微球材料創新聯合體“組團創新”的縮影。當前,聯合體成員依托各自技術優勢,通過平臺搭建、資源共享、技術交流等,整合研發資源和市場能力,協同開展產品研發、實驗驗證等工作,截至目前,累計開發新產品5項,成員單位共申請發明專利6項,新增產品收入2475.18萬元。
除聯合體構建的內部創新“小生態”外,園區進一步匯聚實驗室、公共服務平臺等技術力量,強化創新支持供給,著力打造外部創新“大氣候”。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下稱“蘇州納米所”)是由中國科學院、江蘇省、蘇州市和蘇州工業園區四方共建的國家級研究機構,為企業提供從基礎研究原始創新、核心技術突破到產業化的全鏈條支撐。
“納米檢測需要電鏡設備,一臺就要幾百萬上千萬元,企業初創階段根本負擔不起。”納微科技質量部相關負責人坦言,“借助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的檢測平臺,我們每年僅需支付十幾萬元檢測費,就解決了上千萬設備才能實現的需求,在‘沒錢沒人’的初創期,這份支持至關重要?!?/p>
“我們擁有通過CNAS認可及CMA資質認證的實驗室,也有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的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資源和信息共享系統,可為納米領域企業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從而進一步帶動產品質量提升、產業發展升級?!碧K州納米所相關負責人說。
生態構建激活產業動能
去年10月,第十四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下稱“納博會”)在園區成功舉辦,先進微球材料創新聯合體正是該活動舉辦單位之一。作為我國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納米技術交流盛會之一,納博會已連續舉辦14屆。十多年來,依托納博會這一樞紐,蘇州及園區聯動全球創新要素,接洽意向入駐園區企業和團隊超920個,是納米技術應用產品展示、市場推廣、新品發布的重要平臺。
不止于納博會,聯合體自成立以來,還相繼舉辦或參與包括第八屆(生物)制藥分離純化技術大會在內的資源對接活動2場、人才項目輔導會4場、企業賦能活動3場,推動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一系列活動的背后,是納微科技找準“聯合后怎樣做”這一關鍵問題,推動聯合體從“技術攻關”向“生態構建”升級?!澳壳埃{米新材料已經應用于半導體、光電、新能源、生物醫藥、新材料設備等多個領域,每一次‘毫厘之間’的疊加,都可能撬動一個新興產業?!苯赝f,“納米微球技術的應用只是納米技術應用的‘冰山一角’,為了加快技術研發與科技成果轉化,納微科技正持續發揮創新聯合體成員多樣、技術協同的優勢,構建良好的產業創新生態。”
資本賦能是聯合體生態構建的重要抓手。聯合體成員單位之一的天匯微球基金,由納微科技聯合天匯資本、蘇州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等共同創設。該基金采用“一系列微球底層核心技術+一條生物藥制備工藝產業鏈+N個應用領域”的投資策略,聚焦納米微球上下游關鍵技術項目和優秀早期項目,依托“投資+孵化+生態”投管模式,以資本助力推動產業變革。
2024年成立的蘇州耐科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是這一模式的典型成果。該企業由天匯微球基金、納微科技與香港大學李學臣教授團隊共同創建,專注于融合創新多肽合成技術及創新分離純化技術研發。
“當前,多肽合成尤其是復雜肽合成與規?;a面臨諸多挑戰,迫切需要創新的綠色制備與純化工藝來減少環境污染、降低生產成本?!崩顚W臣說,在天匯微球基金和納微科技的支持下,企業將進一步完善分離純化解決方案,提升多肽類藥物分離純化工藝領域的競爭力,進而更好地服務廣大多肽藥物企業和最終患者。
建設創新聯合體既是科技與產業的“雙向奔赴”,也是政府和企業的“雙向奔赴”。截至目前,園區共立項長三角創新聯合體1家,江蘇省創新聯合體4家,占全省16%,蘇州市創新聯合體28家,占全市近30%。
面向未來,園區將加速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創新型領軍企業、行業龍頭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組建體系化、任務型的創新合作組織與利益共同體,聚焦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持續提升企業與產業核心競爭力,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注入動能。
編輯 園網
2025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