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氣溫持續攀升,轄區內河湖水系藍藻生長風險增加。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緊扣“社區巡查守好‘第一線’、園區市政做好‘處置端’”工作思路,構建“巡查-上報-打撈-反饋”閉環機制,全力保障水環境清潔。?
織密水域“觀察網”,隱患早發現?
“每天沿著小區周邊的河道走兩圈,看看水面有沒有藍綠色漂浮物,這是我們社區巡查員的日常?!?/font>斜塘社區巡查員正在對斜塘河沿岸開展巡查。為壓實藍藻防控責任,街道下轄各社區均組建了“社區書記 +網格員”巡查隊伍,每個隊伍負責轄區內1-2條河道或湖泊沿岸的巡查工作,重點關注居民生活區周邊、休閑步道旁等易被忽視的水域角落。
進入藍藻高發期,社區巡查實行“每日兩巡”制度,即早間巡查重點排查經過一夜靜置后可能出現的藍藻聚集,晚間巡查關注傍晚水溫升高后水體變化。巡查過程中,巡查員發現藍藻蹤跡或水體異常時,第一時間通過園區智慧水利小程序上傳位置、照片及初步判斷。自8月以來,各社區累計開展巡查1969余次,工作日巡查完成率100%。為提升巡查專業性,街道還定期組織社區巡查員開展專項河長工作會議,邀請園區市政參加會議,溝通協調巡查中遇到各種問題,確保隱患判斷精準、上報及時。?
高效打撈“清障”,處置不拖延
園區市政服務集團迅速處置,發現問題迅速調度打撈船抵達現場。作為藍藻治理的“核心處置力量”,園區市政目前園區全域共配置長臂打撈船等主力船只56艘、其他輔助船只38艘,最大打撈能力可達9000噸/小時,確保接到社區上報后,實現“30分鐘船只到位,2小時打撈完成”快速響應處置。?
打撈作業嚴格遵循“先圍控、后清理”流程,即作業人員先用浮欄將藍藻聚集區域圍起來,防止藍藻隨水流擴散;隨后用打撈船的機械臂將表層藍藻收集至儲藻艙,對于貼岸的零散藍藻,采用人工手持撈網清理。截至目前,園區市政累計出動打撈船5630船次,打撈藻水205噸,藻泥15167公斤,藻漿2921公斤。
下一步,斜塘街道將繼續強化社區巡查與園區市政的聯動機制,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享水域治理數據等方式,提升藍藻防控的精準性與時效性,共同守護轄區內河清水綠的生態環境。
編輯 張偉
2025年10月11日